2020常州茶协—问茶大唐贡茶院-祭拜茶圣陆羽
此行,是常州茶叶协会组织会员系列活动的第三站。常州茶叶协会邀请协会会员走进中国长兴大唐贡茶院紫笋茶的古茶园核心腹地、走进源头、走进研发中心,倾听古茶“心里”真实的声音的寻源之旅。
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长兴-顾渚山--叙午岕,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秋雨中追寻那悠久的古茶树。
在张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紫笋茶的由来:芽尖成笋状,微微发紫,这时候采摘,才是紫笋茶最佳状态。
长兴是茶圣陆羽的第二故乡,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涉足紫笋茶原产地顾渚山,留下了许多诗篇和摩崖石刻,成为中华茶文化遗产。“紫笋”也因陆羽《茶经》“紫者上,笋者上”而得名。大唐贡茶院作为第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茶厂已然成为传承和传播文化的最好载体,是广大茶叶从业者必到之地。
随着紫笋茶贡额的增加,在顾渚山建造了第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茶厂——贡茶院。自唐朝经过宋、元,至明末,连续进贡876年。顾渚紫笋茶作为贡茶可谓进贡历史最久、制作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质最好、进贡时间最长的贡茶,顾渚紫笋是中国贡茶之最。
常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许荣、秘书长沈钧和协会高级顾问许明协同带领协会会员单位成员问茶大唐贡茶院——陆羽第二故乡;雨天漫游大唐贡茶院顾渚山-紫笋茶“古茶园”,空气中有股原始森林的茶香,到处散发着的是任性的奢华。
一进入景区,整个建筑顺山势而建,远眺是恢弘古朴,近瞧也是一片古色古香,仿佛错身千年前的时光,一边感受茶文化的悠远静雅,一边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乐趣。
陆羽(733—804),字鸿渐;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协会成员在大唐贡茶院-陆羽阁里举办祭拜“茶圣”陆羽仪式,感怀先人为茶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茶经》中的几句经典话语:
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陆羽 《茶经》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 《茶经》
要解口渴,就喝汤水;要排忧解闷,就喝酒;要清醒头脑,就喝茶 ——陆羽 《茶经》
刘部长在活动现场发表重要讲话,希望两地携手并进,多交流,多合作,通过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把茶叶做到更精致,推广到更大的市场。
许会长在本次活动中表示:问茶之旅,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是让人感触良深。“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把茶文化更深入地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茶文化。”
当人们在最初采集它的时候,蒸压成小饼茶,饮用时会碾磨成粉末,加水烹煮,品饮时它的鲜爽度非常高,深受唐代时候皇宫贵族们的喜爱。
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那丝丝清凉。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对人们的”洗礼”,对世界万物的“洗礼"。在两地茶协的共同携手下,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两地茶人茶企的互动交流取得新成果,带动两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新成效;长兴、常州、溧阳、金坛的茶人们依依不舍地结束了一天的活动。
这是一次由常州茶叶协会成功举办的茶山行,是一次令人记忆深刻的趣味横生的交友会。
爱上与茶做伴的生活方式。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