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行,是常州茶叶协会组织会员系列活动的第一站。本次活动的主题“抱团取暖、与时俱进”。常州市茶叶协会领导者深切地体会到:常州是以溧阳白茶、金坛雀舌闻名海内外的地方,但是目前整个常州茶业的发展与我们所拥有的传统优势相比,发展的步履迈得不够快。最近由于贸易战等原因,出口方面也遇到不小的阻碍。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于是决定聚集常州、溧阳、金坛的茶人,共聚一堂,共献对策。
12月8日,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 就有茶协的会员早早的等候在“常茶协”总部 ,今天常州的天空蓝得纯净,在常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许荣先生的带领下,乘坐一辆45座的大巴,驶往苏州太湖最大岛屿-洞庭西山。 经过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群山环绕,绿水氤氲的太湖中第一大岛(中国淡水湖第一岛),美丽璀璨明珠西山,洞庭碧螺春的发源地。

迎着冬日暖阳,常州市茶叶行业协会(常茶协)的会员们前往-碧螺春茶叶的发源地苏州太湖洞庭山西山岛。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太湖的洞庭山一带,又称"洞庭碧螺春",又名“吓煞人香”,因其超凡脱俗的高雅品质,被誉为“茶中仙子”和“天下第一茶”,具有“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遍体,银绿隐翠”的外形及“汤色碧绿,清香高雅、人口爽甜、回味无穷”的内质,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
碧螺春的特点,在它的名字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碧,颜色碧绿;螺,外形卷曲如螺;春,采自春天,就像早春的清新柔美。

洞庭山碧螺春炒茶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技艺传承人、茶叶协会会长和西山碧螺春茶厂的创始人周永明老师早早的等候在他的制茶工坊


西山得月阁酒店会议室茶企、茶人和各地区茶协之间交流活动,大家在一起谈茶、讲茶、聊茶,谈过去,说现在,聊未来,开心满怀,其乐悠悠,放飞心情,涤荡灵魂,感受多多。西山碧螺春茶厂-非遗传承人周永明介绍了碧螺春的发展情况“洞庭碧螺春历来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在它身上,一直有着经久不散的魅力和传奇色彩”制茶大师周永明,坚持茶园古法种植,手工制茶仅仅依靠自己的一双手,带给碧螺春近乎完美外形与滋味。

他说,不久前他接待了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申报农业遗产项目组,调查碧螺春小叶茶资源,茶树管理等,该项目组针对洞庭两山碧螺春茶果间种,申报国家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因为国内只有洞庭碧螺春为茶果间种,目前,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已是国家非遗。

常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许荣会长最后作总结发言,他说:“茶市低迷,会员更要团结紧密,其实生意不是不好做,你有没有发现和抓住发挥自己的特长,坚持下去活着很重要,茶市虽冷,人心不能冷”,并且集合各茶企情况,阐述了茶叶市场的现如今的战略发展。



参观苏州唯一留存的洞庭碧螺春种质资源保护基地——西山碧螺春茶厂茶果间作的群体小叶种百年古茶园

茶园的枇杷树一年四季开花。

茶园里的橘子。真新鲜~

西山兰芽春茶厂,生产车间。
小而美是苏州的特色,西山的茶厂都不大。

参观洞庭山碧螺春茶发源地:千年禅院-水月坞


小青茶熟占魁元,吓煞人香碧螺春
碧螺春从古到今有三次改名从“小青茶~吓煞人香~碧螺春”的名称演变,就在……


这是一片中央特供的茶园,不是内部人员不得入内。

碧水缘茶厂(车间)

缥缈峰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碧水缘有机茶基地
与朋友以茶结缘,舒心畅谈,真是人生之幸!大家边喝边聊,边说边喝,感觉惬意悠悠。

西山碧螺春茶厂
满屋的奖牌不是一天就练成的,让我们见证大师是怎么练成的……
作为洞庭西山的代表性传承人,周永明铭记传统的同时,更有一份追求未来的胸襟,一直致力于碧螺春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颇多贡献。
各茶协会员代表在此与碧螺春制作技艺传承人-国茶工匠﹒“制茶大师”周永明老师亲密交流!


随着夕阳西下,苏州、镇江、常州、溧阳、金坛的茶人们依依不舍地结束了一天的活动。
这次历史性行程由主办单位“常州市茶叶行业协会”组织发起,协作单位“金坛茶协、镇江茶协、苏州茶协”等单位,特别感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苏州太湖西山岛洞庭山碧螺春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为期一天的茶文化学习与交流非常圆满。
这是一次由常州茶叶协会成功举办的茶山行,是一次令人记忆深刻的趣味横生的交友会。
爱上与茶做伴的生活方式。
常州自古人文荟萃,不乏以实业报国、以信仰救民的有识之士,如盛宣怀、瞿秋白等。而在今天的常州,也有一群高瞻远瞩、胸怀大志的茶人,他们以茶为事业、以茶为信仰,凝聚人心、协调共进,为振兴常州的茶叶事业和推广茶叶文化做出不懈的努力。 事业都是人做出来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这样一批热爱茶叶的君子,常州的茶叶事业必将蒸蒸日上。